當疫情按下暫停鍵,現代都市近乎標準化的發展節奏被打亂,現實的焦慮,讓人重新思考產、城、人三者的定位,如何在物質積累的機械性與精神感召的價值感之間尋求平衡,如何把握未來視角下區域發展,如何關照宏觀至一座城、微觀至一個人,是每個城市運營商,在不確定性的洪荒中,極力探尋的時代答案。
一塊見證產業躍遷的熱土 從未停止醞釀更新的機會
一座城市最具潛力的土地,與一座城市最具生命力的產業,在時代洪流中相互塑造。
「海淀向北」訊號發出初期,近2000家國內外知名的科技創新型企業「頭部工廠」相繼落地,它們有成熟的產業運作方式、靈活的對外交流模式、優質的人才生長空間,以及巨大的行業躍遷勢能,它們為這塊土地帶來的,比客觀空間原本能承載的,要更多。
改變正在發生!负5硐虮薄褂嵦栄葸M的最新十年,《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行動計劃》、《北京自貿區總體方案》相繼發布,永豐產業基地、翠湖科技園、中關村軟件園逐一落成,僅中關村軟件園一園之內,就集中了70家上市公司、87家收入過億企業,2020年總產值達到了3366.3億。
在「科學城北區」、「自貿區科技創新片區」雙重引擎驅動下,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生物醫藥、集成電路、新材料、空天經濟、自動駕駛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正以后起之秀的姿態紛紛云集。
產業與區域相互摸索著,將城市帶入更新的可能。處于北清路前沿科創發展軸,與中關村大街高端創新聚集發展軸的黃金十字線上,由大悅城控股與天恒集團聯合打造的E_ZIKOO智慧谷及西北旺聯社攜手大悅城控股開發的海淀大悅綜合體,為這場「海淀向北戰略」呈上一份未來視角下的全新提案。
當積累、擴張、躍遷成為企業發展的唯一目標,工作場如何作為交流平臺,打破信息差制造的行業壁壘;996、007成為被動選擇的緊張氛圍里,如何為單一辦公場帶來生活所需的「社區煙火」,以及成熟精致的多元休閑選擇?
這一次,我們有自己的思考。
細微至人的感知 宏觀至城的演變 為未來繪就產城共建新范式
我們試圖打造一處城市級綜合體,包容人的全天候需要、產業的全周期需求,以及生態的全維度拓展。
硬件設施的呈現飛速迭代,但舒適、健康、低能耗的細節體驗始終不變。高透幕墻圍合下的LEED金級預認證品質辦公空間,3C運營服務體系聯通線上、線下平臺,為生活與商務需求賦予智慧性創想。
目前,E_ZIKOO智慧谷僅剩的3席商務獨棟空間,單層面積約1850m2,整棟面積約11000m2,覆蓋初創階段到頭部規模的全周期需要,可供自由組合或獨立使用。
E_ZIKOO智慧谷配套規劃約8萬平人才公寓——阿爾法之家,涵蓋21m2-77m2多面積戶型,以開放社交、管家式物業、潮趣社群為科創人營造工作之外、生活之中的國際青年共享社區。
海淀大悅綜合體同樣規劃有約5萬平人才公寓,1365套公寓產品中,涵蓋21m2-77m2的差異化需求,讓海淀北的高能菁英生活,向YOUNG而生。
北鄰規劃之中的故宮北院,不遠處即是翠湖濕地公園,自然氣韻與文化底蘊構筑完備豐富的外部生態,也讓「生態辦公」新方式有了生長與開拓的土壤。
我們希望都市樓宇擁有自身獨特的氣質與活力,而非毫無溫度的辦公場。
依托大悅城控股成熟精致的商業底色,海淀悅界主題街區應運而生。為年輕客群打造的街區型商業集群,提供更完整的購物、娛樂、社交、休閑選擇。
與悅界主題街區一街之隔的海淀大悅城,是北京第四座大悅城,定位「京北智趣生活引力場」,也作為創想性城市生活策源地,向外界展示一張年輕、具備鮮明主張的社區名片。
產城融合趨勢下,E_ZIKOO智慧谷與海淀大悅綜合體整合區域資源優勢,聚焦「科技+金融」「科技+健康」提升區域整體活力,既成為產業合作平臺,也是融合型、創新型企業孵化空間。
新生力量正在源源不斷地涌入,我們致力成為協調者、創造者、引導者,細微至人的感知,宏觀至城的演變,為產城共建注入更新鮮的力量。
北京城市日日煥新,科創企業、高新技術產業乘著時代巨輪,不疾不徐地積累、融匯、躍遷、再創造。
我們順應時代步伐,為海淀敬獻產業兩子,錨定具潛力的產業、人群、區域力量,深耕一片熱土,將時代對于恒久發展的叩問化作行動力,以及遠見未來的決心。
來源:大悅北京產業
編輯:wangdc